我們要明確的一點就是,和相關政府部門的養殖補貼是要針對某一個品種因地制宜的,每一個品種的補貼是不一樣的,按照規模劃分,補貼數額也不同,這一年的政策比前幾年要好,大政策方向扶持,養殖補貼方向,養殖規模越大,養殖補貼越多,養殖奶牛補貼達170萬。
在當前社會需求下,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呼吁有志之士發展養牛行業。這是省級以上導在調查和分析各個方面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決策。按規模增加補貼。
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有那種不貼
一、基礎母牛產能補貼
基礎母牛是指具備繁殖能力的成年母牛(18月齡以上),對于自繁自養的養殖戶能到1000-2500元的補貼。
二、母牛擴群補貼
主要針對的是基礎母牛達到3萬頭以上的養牛大縣。各地補貼標準是不一樣的,比如臺江縣原則上新增1頭犢牛補助1000元。
三、養牛場建設補貼
對于符合要求所建設的標準化養牛場,包含牛頸夾,牛場清糞機,牛舍風扇,可以申請養牛場建設補貼。一般小型養牛場每年補貼5-20萬元,中大型每年補貼20-50萬元,大型每年補貼30-80萬元。
四、草場補貼
養牛和種牛羊吃的草往往是密不可分的,該補貼主要是對集中連片種植的優質飼草進行補貼。同樣每個地區的補貼標準也是不一樣的,比如沽源縣政策規定飼草種植按不于每年300元/畝標準給予補貼。
五、保種補貼
為了保護有的地方牛種,有些地方都會設立有品種保護的項補貼,具體需要去當地有關部門咨詢清楚就行。
六、種牛引種及凍精補貼
部分地區設有種牛引種補貼3000元。還有就是凍精補貼,需要到指定的畜牧部門購買凍精劑才可申請補貼,一般每劑補貼5-20元左右。
另外個體養殖戶和標準化養殖區補貼的標準也不一樣。針對個體養殖戶:一般要求養殖30頭牛以上才能取補貼,每頭補貼50元。其次,依次按規模的話分為50頭以上、100頭以上和200頭以上,分別補貼標準為100元每頭、200元每頭和500元每頭。標準化養殖區:肉牛養殖區100-299頭補貼30萬元,300頭以上補貼50萬元;奶牛養殖區300-499頭補貼80萬元,500-999頭補貼130萬元。
養牛補貼涉及到的面較廣,其實還有像貧困戶購牛補貼、農機養殖設備補貼、防疫補貼等等。具體的以當地實際政策規定為準。
總的來說,我國對于肉牛產業的扶持力度還是大的,而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,也為不少鄉村、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,不少養牛大戶也表示今年要在保持規模的同時,帶動周邊群眾一起發展。符合條件的朋友,按要求填寫好申請表格,提交相關材料,審批通過就可以取當地畜牧局部門發放的養牛補貼了。